同创娱乐平台注册

把握收放关系,下笔胸有成竹(以《曹全碑》为例)

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7:53    点击次数:135

收放是书法中增加矛盾冲突、提高观赏性的常用手段之一。 收放是相对而言的,大局上以一个字、几个字、一个块面论,中观上以字的部件论,微观上以笔画论。

《曹全碑》字形特点是中收外放,字内笔画的收放关系比较突出。这里主要就《曹全碑》的笔画收放谈点愚见。

通常,放的笔画比较长或厚,或称为大笔画,大笔画中部有一到二次的加力(渐细渐粗的形态),收的笔画写得较小,或称小笔画,小笔画比较短小,起笔发力后即渐行渐收。

1、一放多收,多数具有一个长波画的字,如“其、孝、巴、布、止、商、也”等,可以说是除了一个大笔画外,其他全部都是小笔画。

图片

2、左收右放,如“风、威、成、或、戊、兖”,“竟、完、家”等,左撇直下、短缩,右边波画尽情舒展。

图片

3、左放右收,如“为、产、鱼、角”“讨、战、土”“张、乃”。撇画向左伸长,右边相对弱化。

图片

图片

4、上收下放,如“季、李、学、及、南、治、年、受、美、事”等。上部多为小笔画,下部笔画大而长。

图片

5、上放下收,如“高、亭、首、命、负、除”等。上部笔画相对较大、厚,下部弱化。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

Powered by 同创娱乐平台注册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Powered by365建站